冠竞体育每年315期间,都会有很多品牌慌了神。继今年315,粉肠、预制菜等被点名后,“臭名远扬”的螺狮粉也成了“众矢之的”。
近日,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条名为“外卖餐饮巡查:一家‘有味道’的螺蛳粉店”的视频。监管人员突击检查一家外卖平台评分为4.7、月销量高达4000多份的螺蛳粉店。据报道,该店铺只承接外卖业务,没有堂食。
不过,当监管人员进入后厨巡查后发现,该店铺环境脏乱,食材质量堪忧。尤其是在后厨操作台下发现了“螺蛳粉加臭酱”和食品添加剂(香料)等,更是让“螺蛳粉 增臭剂”、“市监巡查人员被螺蛳粉店增臭剂臭到咳嗽”等话题登上热搜。
一时之间,原本以为这家好吃的螺蛳粉店,销量如此巨大可以放心吃的网友,也开始抱怨连天,认为螺蛳粉行业的食品安全整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知名的螺蛳粉螺霸王品牌也在这次食品安全危机中受到高度关注。尤其是回溯螺霸王的发展史,螺霸王也曾食品安全频发,甚至陷入品牌信任危机,更是让消费者对这个知名品牌心存芥蒂。
食品赛道有很多网红品牌,一些螺蛳粉产品也被打上了“网红”标签。不过,网红品牌在食品安全方面,却无法免俗,甚至比起一般品牌,有过之而无不及。
例如,在某音上,就有这样一条热门视频,某消费者晒出了与螺霸王客服的聊天记录,表示双十一期间在淘宝某头部主播的直播间购买的螺蛳粉,包装破损疑被老鼠啃食,希望商家排除该批次产品的安全隐患。
除了消费者反馈外,螺霸王登上监管处罚“黑榜”也时有发生。例如,2023年11月,《消费者报道》整理了国家、省市级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于2020年至2023年近3年公布的关于螺蛳粉的质量抽检情况,螺霸王就位列其中。
根据公开数据整理,监管部门在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共抽检螺蛳粉425批次,其中19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为95.5%。这相当于,平均每买20包螺蛳粉约能遇到1包不合格。与此同时,抽检数据显示,不合格螺蛳粉涉及刘三姐、螺霸王、柳螺香等。
由此可见,螺蛳粉是食品安全的重灾区。而根据平潭综合实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第7期),标称由广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螺霸王柳州螺蛳粉(香螺浓汤味)(280g/袋)水分超标。
值得注意的是,水分高低反映螺蛳粉产品的含水量。而水分超标易使产品发生霉变,缩短产品的保质期限。
值得注意的是,螺霸王并非首次被查出“问题”甚至被监管部门处罚。例如,2023年9月2日,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举报投诉,称广西御品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御品香公司”)生产的柳州螺蛳粉没有标注营养标签,不符合相关规定。
而据媒体报道冠竞体育,经监管部门查明,被投诉的柳州螺蛳粉为御品香公司按广西柳州螺霸王餐饮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螺霸王公司”)的要求生产的,拟销售至海外的产品。
事后,销售的海外版螺蛳粉被召回24袋,执法人员已扣押。而螺霸王公司在国内销售的海外版螺蛳粉,未使用中文标注营养成分,违反食品安全法,最后被处罚没款共计约5600元。
无独有偶,此前有广西柳州当地媒体报道称,生产日期为2018年10月8日的螺霸王柳州螺蛳粉被检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项目超标。该批次袋装螺蛳粉涉及抽检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因此,柳南区、柳北区食药监局分别对广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处以50000元罚款。
由此可见,螺霸王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并非一朝一夕。只是,似乎从未彻底根除。
食品安全问题,不应该只由监管部门来敲警钟,而是由消费者来监督、反馈,由企业进行自我反省、及时整改。但是,螺霸王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在监管层面反复出现,在消费者端,也被频繁投诉。
例如,最近的2023年3月,黑猫投诉上就有消费者反馈称,自己在螺霸王淘宝官方旗舰店购买的螺蛳粉,吃到一半发现有虫子,而反馈给商家时,商家却推脱并非虫子,是水稻磨成了黑色,看起来像虫子冠竞体育。该消费者认为商家客服态度恶劣,希望赔礼道歉,给予赔偿。
无独有偶,就在该投诉的下方,有另外一位消费者表示,此前的1月底从天猫螺霸王广西专营店购买了5包螺蛳粉,拆开后多包产品内出现酱料破损,且其中的鹌鹑蛋发臭,所以认为该螺蛳粉已经变质。
令该消费者气愤的是,客服说只能赔偿2包破损的钱外加鹌鹑蛋心意补偿5元,但是已经拆开的产品无法退货。消费者认为,自己之所以拆开其他几包,是出于确认是否存在类似变质的情况,因为存在变质的可能,是可以要求退货的。
因此,商家客服的态度与售后处理方式,也令其十分不满。如果说消费者找客服退货只是挽回损失的基本方式,那么消费者找市场监督等部门维权,就是消费者迫不得已了。
就在2022年5月中旬,南方投诉微博报道,有消费者购买的螺霸王螺蛳粉发黑变质,但是拍完视频留证后就将螺蛳粉丢掉了。由于没有“物证”,且企查查显示,公司食品安全抽检均合格,该消费者也投诉无门。
据了解,在螺霸王客服提出补发一份礼盒作为补偿被该消费者拒绝后,市场监管调解无果并向该消费者发放了终止函,而该消费者认为没有获得理想的维权结果,将会进一步维权到底。
通过各种消费者投诉不难看出,螺霸王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都并非个案,而在其进击市场的过程中,也必然面临消费者对品牌提出的质疑,对产品安全提出更高要求的挑战。而反观其处理螺蛳粉售后问题的态度与方式,也不难看出,螺霸王或许并没有拿出彻底根除食品安全的姿态。这也不难理解,为何螺霸王的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每年的6月7日,是世界食品安全日。关系到人类身心健康的食品,已经引发了全球人们的关注。
但是事实上,落实到一些食品企业,食品安全问题或许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据观察,近年以来,仅仅315期间,因为食品安全引发的舆情就为数不少。
例如,2019年315晚会曝光的危险辣条,“虾扯蛋”、“黄金口味棒”等品牌与产品被曝光。彼时,据媒体报道,辣条生产加工不合规,生产车间卫生脏乱是该类企业常见的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喜欢吃辣条的孩子们的健康。
而2021年曝光的“危害瘦肉精”事件,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据报道,河北青县一家养羊基地长达10年添加瘦肉精,明知违法依然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要知道,瘦肉精是明令禁止的添加剂,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
此后的2022年315曝光的“土坑”酸菜,2023年315期间,媒体曝光的香精大米、2024年媒体报道的淀粉肠里没淀粉、梅菜扣肉是淋巴肉等,都让人闻之色变。
螺霸王所在的螺蛳粉赛道也不例外。例如,前文所述的“增臭剂”,很显然就是商家为了提升产品的“口味”与销量,而采用的“过激”手段。而继315老坛酸菜曝光之后,也有网友爆料螺蛳粉酸豆角也出现了同样脚踩的情况,随即引发广泛关注。
所幸的是,在该类舆情爆发后,螺霸王都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针对“脚踩酸豆角”情况,广西柳州的螺蛳粉品牌螺霸王表示,螺霸王所使用的酸豆角,从种植、采摘、清洗到加工生产,均由螺霸王自有工厂完成,全流程自动化处理,已经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与网传的“脚踩”酸豆角无任何关系。并公布生产过程资料、产品检测报告,并发布酸豆角生产加工视频。
而针对增臭剂事件,螺霸王食品旗舰店的客服也表示:“我们的螺蛳粉中并没有添加增臭剂。虽然我们的产品中含有少量添加剂,但这些添加剂都是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的。我们始终坚守食品安全底线,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美味的食品。请广大消费者放心选购。”目前,也没有相关消息证实,螺霸王使用了脚踩的酸豆角与增臭剂等。
虽然这些事件属于公共舆情,螺霸王也做到了清者自清。但是行业乱象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些现象,无疑是给螺霸王等品牌敲响了更响亮的警钟,甚至警钟长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无论是食品这个大行业,还是细分的螺蛳粉品类产品,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因此,不管这些食品安全问题是否发生在企业内部,都足以让企业引以为戒,从而防止重蹈覆辙。
而且,确保食品安全,不仅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保持社会责任感的基本底线。只是,在这个“快消费”的时代,为了保销量冲业绩,有些企业可能有些舍本逐末,忘掉初心。
但愿以螺霸王为代表的明星食品企业、网红食品品牌,能够成为食品行业的典范。不仅能做“销量”方面的标杆,更能成为食品安全的“代言人”。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冠竞体育、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